close


一、前言
        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美學對於建築不僅是瞭解其創作背景的歷史進程演化及文化特色,更可以從中欣賞理解建築本身的美與美的構成和其比例關係與原則和功能等,不同的審美觀點。“在我已經做過的作品裡有一些固定的要素,因為就物理學而言,機械結構包括兩個分支-美學和力學,但他們本質一樣”(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所以本研究將以美學三向度的觀點分析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瞭解卡拉特拉瓦的建築美學、形式與思維的運用特徵。

二、文獻探討
2-1美學三向度的指涉
        本質、形式是西洋哲學裡常論的一對名詞與概念,本質指事務最精要的質(quality),形式指事務呈現的樣貌。這是西洋哲學常說的「形質論」,指凡事均有本質與形式兩個面向的討論。近代思想裡的形式與意涵則是另一對名詞,此時,形式除了樣貌、外貌還包括系統整體,意涵指事務內容或系統觀下事務的元素。這是西洋近代思想常說的「形意論(形式意涵論)」、「徵旨論(符徵符旨論)」、「結能論(結構功能論)」。
        在西洋美學裡,原先較常用「形質論」這種概念,哲學家論「美」,多論美的本質(圖一),而藝術家論「美」,多論美的形式(圖一)。但是,西洋近代美學興起後,因為「本質」乃至於「第一因探討」的逐漸失去論述領導權,所以,「形意論」反而成為美學裡常用的一種概念。(楊裕富,2006。)

 01.JPG    

圖一  哲學、美學 三向度的概念與指涉關係(引自楊裕富,2006)  

2-2美學三向度
        美學分析三向度乃指美學的本質向度,美學的形式和美學的意涵向度。我們以西洋美學及藝術發展來觀看時,美學的本質向度在「西洋哲學」裡有比較充分,美學的形式向度則在「西洋建築學」裡有比較充分的探討,而美學的意涵向度則是在「西洋宗教學」以及晚近「西洋藝術學」裡有比較充分的探討(楊裕富,2006)。
從美學的三向度來看,文化主義美學所要建構的理論如下:
(1)美的本質向度:
        在西洋哲學裡,蘇格拉底即強調要探討美或美的本身(美自體、美這個概念)而不是探討美的事物,或是說美的事物隻在是彰顯美本身的例子罷了。而這樣的哲學傳到了柏拉圖時,則更進一部強調對美的探討是美本身(美自體、美這個概念、美的理念),而物隻是變動的幻象。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呼美學的本質向度的探討所形成的美學為『形而上美學』。
(2)美的意涵向度
        早在前希臘時期即有畢達哥拉斯學派(西元前六世紀)主張音樂的和諧是數的比率關係所緻。這種數的比率關係,也被推廣運用到建築、雕塑等造型藝術領域,但這種對藝術品產生美感的探討,在西洋哲學裡隻有畢達哥拉斯學派探討而已。相反的,在西洋建築學裡,從維楚維斯的『建築書』開始,西洋的建築學與藝術學就堅信:人體的比例關係與造物的比例關係是視覺美感的主因。
美學的形式向度主要是在探討藝術品能具有美感的操作法則,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呼美學的形式向度所形成的美學為『型而下美學』。
(3)美的形式向度:
        美學的意涵向度主要探討的藝術品表達的內涵與內容。由於以文字紀錄為歷史的資料裡,對藝術品的認定主要都是隨著這個民族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紀念物,所以無論東方或西方最早的藝術都與宗教有關,藝術品都與宗教表達有關,如希臘的神殿建築,主要就在表達對守護神的崇敬。又如希臘雕像,對象若是神話裡的神,就必須把那位神的事蹟與精神表達出來。換句話說,埃及、希臘、羅馬為傳統的西洋藝術品在表達的內容或意涵向度,向來是不必多加解釋的。
        在探討美學的意涵向度時,是不能夠忽略文字學、符號學,乃至於敘事學的理論建構,也不能忽略藝術者對創作主題的聯想力與想像能力。
2-3美學的操作項目

作業順序

順序一

順序二

順序三

美學向度

設計作品的本質

設計作品的意涵

設計作品的形式

思索項目

 

˙主題

˙設計案的命名

˙設計案中美學層次與其他層次如:使用、構造、集體記憶間的權衡。

˙主題展開形成意涵

˙依主題形成子題、情節或情境或故事。

˙子題、意涵間關係的協調。

˙造形展開形成設計

˙ 造形依主題或意涵而逐漸決定並加以修飾。

三、案例內容分析
3-1卡拉特拉瓦 (Benimamet,Spain 1951-)
生平簡介
l951  7月28日生於西班牙瓦倫西亞
的貝尼馬米特 (Benimamet )。
1968-1969 在瓦倫西亞的藝術學校。
1969-1973 在瓦倫西亞高等建築技術學院學習建築。
1975-1979 在蘇黎世理工學院(ETH)學習土木工程。
1979-1981
取得蘇黎世工業大學建築系技術科學博士學位 ; 博士論文題目 :(關於框架的折疊能力)。在蘇黎世工業大學第一系建築力學和構造研究所任助教。在第三系平面力學和輕構造研究所任助教。
198l 他在蘇黎世開了自己的建築和土木工程事務所。
1987
瑞士建築師協會 (BSA) 會員 。獲 國際建築師協會 (UIA)Auguste Perret獎 。國際建築學會會員。
1988
獲 巴塞隆納市藝術獎 : 羅達高架橋。
獲 瓦倫西互市普倫薩 (Pensa)協會獎。
獲 瑞士國際Vereinigung fur Bruckenbau und Hochbau獎 。
獲 西班牙1988年FAD獎。
獲 德國1988年Fritz Schumacher獎。
Fazlur Rahman Khan國際建築工程協會會員 。
1989
在巴黎開設了第二家事務所。
德國建築師協會 (BDA) 榮譽會員 。
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舉辦專題展覽。
在西班牙電視台發表專題演講。
獲 巴黎雕塑技術銀獎。
1991
獲 慕尼克Holzleimbau獎。
獲 塞維雅大學榮譽博士。
瓦倫西互市聖卡洛斯,貝拉斯藝術研究會 (Real Academia de Bellas)會員 。
獲 Brunel獎 : 斯塔德荷芬火車站。
獲 倫敦結構工程師學會金獎。
在鹿特丹荷蘭建築學會舉辦作品回顧展。
在倫敦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舉辦作品回顧展。
1993
在慕尼克德意志博物館舉辦橋作品展。
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
在瓦倫西亞市的La Llontja博物館舉辦作品回顧展。
在哥本哈根 : 丹麥Gammel Dok建築中心舉辨作品回顧展。

建築理念
卡拉特拉瓦以兩種普通的設計方法指導著他的建築作品 : 雙重性和對稱性。他相信雙重性系統能給予緊張感 : 單純性相對於複雜性;重的相對於輕的 ; 透明的相對於不透明的 ; 壓力對應於拉力 ; 視覺的重量對應於物質的重量。這些雙重性透過卡拉特拉瓦的設計得到了證明,同時還具有戲劇性的效果,就像在盧森的大雨篷實例中所表現的那樣,可稱為 "轉換"(這種精緻的鋼結構支撐著一個透明薄膜的雨篷,被錨固定在主體結構的側邊,從那裡你可以感覺到金屬構件視覺重量,這種轉化使雨篷的鋁翼具有飛翔感)。雙重性在他心中就是一種簡單的美學原理,就像對稱性一樣。
就對稱性來說,他也有論述 : "直到目前為止,我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對稱的,或許是因為我的功力尚未達到設計不對稱作品的程度。對稱性是很簡單的,它是規則美的一種主要形式。但對稱並非美的最高形式。就現在觀點來看,我更擅長於引入各種矛盾 (雙重性) ,主要是藉著技術的方法而非完全靠構圖形式" 。

4.jpg   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

3-2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簡介
時間:1989年~1994年
地點:法國,裏昂
為了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裏昂發起了通過改善交通促進貿易發展的運動。其核心工程便是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卡拉特拉瓦得到了該工程的設計委任。客運站於1989年設計,1994年建成。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是裏昂與Satalas的聖修伯裏機場間一條新開通的鐵路幹線的終點站,設計要求新建的客運站不僅應順暢地疏導客流,而且應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區門戶性標誌。在指示方向的方法上,卡拉特拉瓦摒棄了以往千篇一律的中性化的標牌,而選擇了用不同外型代表不同空間用途和位置的指示牌。同蘇黎世客運站和尤艾拉‧砂裏寧設計的模仿鳥類骨骼結構的建築一樣,卡拉特拉瓦對機場客運站的設計表現出有著潛在動態的流線型外觀。

02.JPG  

圖三  車站入口                                   圖四  全景                                圖五  平面圖與剖面圖

3-2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美學三向度分析

美學向度

美的本質

美的意涵

美的型式

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

˙主題:融合了一種結構和運動的詩意形態。

˙設計案的命名: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是裏昂與國內的聖修伯裏機場間一條開通的鐵路幹線的終點站。

˙卡拉特拉瓦超越了藝術、建築與工程之間的界限、並拓寬了我們對於人工環境的理解,而且為改善城市景觀及其中的人類社會提供了新的途徑。

 

˙以鳥的骨架為建築形體,把大自然客觀的純樸材料應用到工程建設,而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

˙放射狀的外型有如一匹抖開的絲緞,從高鐵站往機場的方向,以柔美的弧形散落在周圍的綠草坪上。

˙搭乘高鐵抵達裏昂再前往機場出境的旅人,會在光與影的編織中通過長長的玻璃甬道,一個接著一個的向世界擴散;而從世界各地去到裏昂的旅人,卻好像踏著前人走過的路子,順著遙遠綿長的絲帶,收束在這裡。

 

˙結構形式覆蓋出不同屬性的空間做明顯區隔。

˙通過混合當地的一種白沙,混凝土呈現出自然的顏色。

˙V型混凝土拱座連接4條鋼拱的底端,他們淩空而起,歡迎著到站的旅客。

˙光線指引旅客方向,越往戶外或通道處較為明亮,並使來往旅客在光影律動的行經過程中,充滿愉悅的經驗,而不是像一般車站通道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03.JPG  

圖六 弧形設計,營造出空間焦點                           圖七  懸挑的R.C. 薝闆映射在玻璃上,呈現透明
                                                                                                   蟬翼的樣態,而參與「飛翔感」的催化。

 04.JPG   

圖八  賦予大鳥抓住地面之意像                        圖九  車站大廳R.C.與支承鋼元件的特殊形狀組合
                                                                                            ,引發有機生物的聯想。

四、結論
        由美學三向度的方向來分析裏昂機場鐵路客運站,從中可以看出建築體所展現的是一種有機形體的結構美,客運站主要的材料是使用混凝土與鋼材,加上大量的玻璃運用,使整理外觀彷若大鵬展翅蓄勢待飛,車站由一連串不斷的結構形式遞變,引發空間轉換,而達到心靈情境的更替。空間的形式與結構元件的組成,相互交疊出基本構成元件的摺疊樑,由摺疊樑生長出空間的骨架,同時為合出空間體,並賦予光學展顯露確定於瞬間凝固的形象中,這也是卡拉特拉瓦作品的主要特色,也就是利用結構來展現建築的美感。

參考文獻:
楊裕富,2009,《設計美學〉,田園城市
大師系列,2006,《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與思想》,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Jodidio, Philip.,2007,《Calatrava :Santiago Calatrava, complete works, 1979-2007》,Hong Kong ;Taschen
參考網站:
1. 卡拉特拉瓦 (Benimamet,Spain 1951-)生平簡介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PEOPLE/CALATRAVA/CALATRAVA.HTM
圖片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sep/14/life/travel-1.htm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unique-design/article/view?aid=149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r/4/life/travel-4.htm
http://designspeeches.blogspot.com/2008/01/d9510104-d9610301-m9510306-m961030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性戀小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